Awaken the Giant within

星期一, 十二月 12, 2005

东协新领导权之争

黄伟益

东南亚国家处在亚洲的交叉路口,其位置具有特定的战略意义。自1967年成立东协以来,遂使这些国家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,而彼此间的交往亦比过往更加频繁。

马来西亚最后一次是在1977年,在吉隆坡主办第二届东协峰会。那一年正好是东协成立10周年纪念。时隔28年后,马来西亚再度扛起重任,同样在吉隆坡主办第11届东协峰会。

这届峰会的特别之处,就是随着东协峰会落幕之后,东亚峰会将会紧接着登场。另外两个第一次主办的盛会,就是首届东协与俄罗斯峰会,以及首届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成长三角区(简称为北三角)峰会。

从1991年至1999年曾任外交部长的现任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,将以主席的身分主持东协峰会及东亚峰会。这也是阿都拉出任首相以来,第一次主持规模最大型,并且深受许多国家所关注的国际会议。

当前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2003年10月杪退位后,一些国际杂志就断言东南亚当时失去资深的领导人,并预示泰国首相他信将能够填补这个真空状态,崛起为东协的新一代领导人。

这番分析并非没有道理。当时,他信在外交政策更是主动及大胆出击,并推动“亚洲合作对话”(ACD)、“东南亚大陆发展经济合作战略”(ECS),加上美国更指定泰国为其“非北约主要盟国”,顿使他信成为全球瞩目的人物。

可是,泰国南部频频传出大规模的暴力事件,一直是他信挥之不去的梦魇,更对他的雄心壮志有所打击。结果,他信的外交努力被逼一度放缓下来。随着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,在去年2月的全国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,又重新燃起他信要争取东协领导人地位的野心。

在他信的外交战中,尤以新生的“亚洲合作对话”最具回酬优势,其成员国横跨亚洲大陆,即从朝鲜半岛直至中东地区,而泰国正好位居其中。这一个拥有26个成员国的论坛,更是胜过亚太经合组织、东协,以及包括中国、日本、韩国在内的“东协+3”。

由于马来西亚属于东协的创办成员国,而在马哈迪过去22年任期内,他一直都在影响着东协的运作方针及走向,以确保东协不会违背马来西亚(或其个人)的利益考量。虽然如此,当马哈迪退位,并由阿都拉接过领导棒子后,马来西亚在东协可发挥的力度似乎变得微弱。

马哈迪曾在1990年倡议成立东亚经济核心集团,但是遭到许多国家反对,以致被逼在1995年改成东亚经济核心论坛。与此同时,马来西亚还建议成立“东协+3”,作为另一个替代性的方案。

“东协+3”在过去几年来,都获得中国、日本及韩国领导人的支持,如今更是举办第9届的峰会。尽管如此,当马来西亚去年在寮国首都永珍召开的第10届东协峰会上,建议召开东亚峰会时,难免还是遭到部分成员国的极力反对,当然也包括美国在背后作梗,最后好不容易通过多方斡旋始能扭转乾坤。

回顾东南亚国家的一些领导人,他们在上台后总是期望为本身,建立一个可让自己驾驭的发声舞台。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卡诺在1955年,在印尼万隆召开亚非会议,从而奠定“亚非集团”以及后来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基础。

马哈迪当年基于同样的原因,而希望成立东亚经济核心集团,可是一直不得要领。最后,他只好放弃原初的计划,而从1994年开始召集每两年主办一次“浮罗交怡国际对话会”,其对象是40个发展中国家,包括印尼、南非、乌干达、阿尔及利亚等。

如今,阿都拉亦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,而这个可能的舞台就是东亚峰会。这也难怪马来西亚尽管面对多大的阻力,甚至被逼同意让澳洲及纽西兰加入东亚峰会,亦坚持要举办首届东亚峰会。

单是这一点,就令马哈迪感到很不是味道。在12月9日,马哈迪更是指责澳洲及纽西兰的位置既然不在亚洲,就没有资格参与东亚峰会。

为了夺取东协与东亚的领导地位,马来西亚的另一个做法,就是对缅甸课题采取主动的态势,这包括外交部长拿督斯里赛哈密最近还一反常态地,公开要求缅甸释放民主派领袖昂山素枝。虽然这番话是针对缅甸而发,但另一个针对性的目标却是他信。

由于他信家族拥有的电信集团,在缅甸拥有巨额投资,泰缅关系一直处于太过谨慎的状态。然而,为了建立并提高本身在东协的领导权威,同时削弱他信的领导正当性,马来西亚这一次只好不顾外交家的风范而豁出去了!

0 Comments:

发表评论

<< Home